安全生產標準化,是指通過建立安全生產責任制,制定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規程,排查治理隱患和監控重大危險源,建立預防機制,規范生產行為,使各生產環節符合有關安全生產法律法規和標準規范的要求,人(人員)、機(機械)、料(材料)、法(工法)、環(環境)、測(測量)處于良好的生產狀態,并持續改進,不斷加強企業安全生產規范化建設。
安全生產標準化內涵:
安全生產標準化體現了“安全首位、預防為主、綜合治理”的方針和“以人為本”的科學發展觀,強調企業安全生產工作的規范化、科學化、系統化和法制化,強化風險管理和過程控制,注重績效管理和持續改進,符合安全管理的基本規律,代表了現代安全管理的發展方向,是先進安全管理思想與我國傳統安全管理方法、企業具體實際的有機結合,有效提高企業安全生產水平,從而推動我國安全生產狀況的根本好轉。安全生產標準化主要包含目標職責、制度化管理、教育培訓、現場管理、安全投入、安全風險管控及隱患排查治理、應急管理、事故查處、績效評定、持續改進10個方面。
※ 基本法規
1、2010年4月15日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《企業安全生產標準化基本規范》安全生產行業標準,標準編號為AQ/T9006—2010
2、新版《企業安全生產標準化基本規范》(GB/T 33000-2016)
※ 哪些行業需要做標準化
1、危化行業 2、非煤礦山 3、工貿行業 4、建筑行業 5、煙花爆竹 6、煤礦安全 7、電力行業 8、交通運輸
※ 評定程序
1、企業聯系具體標準化評價資質機構提供技術支持
2、簽訂技術服務合同
3、提出標準化申請
4、編寫評審報告
5、審核公告
6、分布發證書和牌匾
※ 評定標準
1、一級:安全質量標準化考核得分不少于900分(含900分)
2、二級:安全質量標準化考核得分不少于750分(含750分)
3、三級:安全質量標準化考核得分不少于600分(含600分)